双月刊

ISSN 1006-9895

CN 11-1768/O4

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及早晚梅年的海气背景特征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上海市气象局“副热带季风研究及预报技术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05022, 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200508,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


Regional Meiyu Onset Index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Associated Ocean-Atmospheric Features for the Early/Late Meiyu Onset Year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利用1957~2001年全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和116站入梅日期资料,定义了一个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以定量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入梅的早晚,再结合ERA-40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和ERSST海温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 分别研究了早、晚梅年同期(6~7月份)和前期(前一年12月份至当年5月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及海温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早梅年同期,200 hPa南亚高压偏北,印度北部、孟加拉湾-印度尼西亚-副热带太平洋地区上空的对流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位置偏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强,晚梅年则相反。前期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及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与当年入梅早晚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早梅年,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偏弱,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活跃;晚梅年,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偏强,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偏弱。此外, 从前期海温场来看,早梅年,1~4月份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海温偏低,低纬地区海温偏高,呈南北偶极子分布状态,2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海域及北半球冬、春季环澳大利亚海域海温明显偏高,晚梅年情况正好相反。以上这些前期信号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竺夏英,何金海,吴志伟.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及早晚梅年的海气背景特征.大气科学,2008,32(1):113~122 ZHU Xia-Ying, HE Jin-Hai, WU Zhi-Wei. Regional Meiyu Onset Index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Associated Ocean-Atmospheric Features for the Early/Late Meiyu Onset Years.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2008,32(1):113~12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1-12-16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