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月刊

ISSN 1006-9895

CN 11-1768/O4

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奥运会气象保障科学技术试验与研究"和科技部项目"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2002BA904B05)共同资助


A Study of the Basic Features and Mechanism of Boundary Layer Jet in Beijing Are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首先指出了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 即北京地区边界层急流一般出现在白天高温背景下或发生局地暴雨的夜间, 强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鼻状"结构特征, 急流核高度一般为600~900 m.从中尺度扰动方程出发, 并通过天气过程演变实例, 研究了地形热力作用、局地强降水在边界层急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指出: (1)夏季高温背景下, 平原与山区之间温度梯度方向、强度的变化, 是造成低空风垂直切变加速或减速, 即边界层急流形成或消失的直接原因, 因此这种边界层急流的高度一般要低于山体的高度.(2)局地暴雨与边界层急流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反馈现象: 由于局地暴雨同时改变了对流层中层和近地面层气温的水平分布, 这种热力强迫作用造成了边界层气流加速; 反过来, 边界层气流的加速又加强了急流前方的风速辐合--如果急流方向水平垂直于山坡, 这种迎风坡上的辐合将更强, 造成局地降水强度进一步增强.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孙继松.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大气科学,2005,29(3):445~452 SUN Ji-Song. A Study of the Basic Features and Mechanism of Boundary Layer Jet in Beijing Area.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2005,29(3):445~45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1-12-20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