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针对藏东南高海拔山区道路面临的风吹雪灾害防治需求,基于典型道路断面形态特征,采用现场勘察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地形坡度与边坡开挖角度对积雪分布的影响机理。在Eulerian-Eulerian多相流模拟框架下,构建了风雪两相流数值模型,并综合考虑风速流场、壁面摩擦速度及积雪轮廓线等参数,对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积雪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坡度的变化显著改变了流场结构特性,当坡度大于15°时,迎风坡顶区域易发生流动分离,形成背风涡旋区,雪粒主要在该区域沉积;随着坡度逐渐减小,涡旋区逐步向坡脚迁移,并在15°临界坡度时消失。坡面积雪范围呈现非线性递减趋势,其中45°、30°和21.8°坡度对应的积雪范围分别约为坡长的7/8、3/4及1/2。此外,道路边坡的人工开挖引起几何突变,导致坡脚流场畸变,从而促使积雪向上风侧坡脚迁移,并显著提升积雪高度,其主要影响范围约为开挖区域后侧10m,且该范围内积雪量随开挖角度增大而减小。研究可为高寒山区道路工程抗风雪设计提供定量化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