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月刊

ISSN 1006-9895

CN 11-1768/O4

  • 1992年第16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层大气臭氧的全日盘掩日测量

      1992, 16(4):385-392.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1

      摘要 (3046) HTML (0) PDF 0.00 Byte (3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日盘张角对掩日测量的影响,引进了日盘光辐射空间变化特性这一先验信息,提出了从全日盘掩日测量反演中层大气臭氧含量的新方法.数值模拟试验指出,这一方法可以满意地给出25—65km高度范围内大气臭氧的垂直分布。当测量吸收比的均方根噪声为0.01时,其反演误差小于10%.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大大简化探测系统、降低测量对遥感平台的要求.

    • 自然表面比辐射率测定方法的理论分析和实验

      1992, 16(4):393-399.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2

      摘要 (3502) HTML (0) PDF 0.00 Byte (3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野外现场测定自然表面比辐射率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文献[1]的测量方法在估计比辐射率时偏高而使表面温度估计偏低,对原方法改进后可得到很好的改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有很好的一致性,以部分计算值代替实测值,可减少实测项目,使观测方案进一步简化且仍保持良好的精度.应用改进后的方法,我们在“黑河试验”现场测定了几种不同下垫面的比辐射率.

    • 北半球大气臭氧层的遥相关结构分析

      1992, 16(4):400-408.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3

      摘要 (2855) HTML (0) PDF 0.00 Byte (29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北半球冬春季和夏秋季大气O_3层的遥相关结构.结果发现,O_3层存在一系列遥相关型,其时域特征与O_3层槽脊及大气环流型的变化有关,主要可分为:(1)O_3槽间型,(2)O_3槽脊型,(3)O_3脊间型.表明遥相关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波状结构.随着环流型的季节调整,冬春季与夏秋季O_3层的遥相关结构存在着差异.所得结果可显示出大气环流对O_3的输送作用以及环流系统振荡导致的O_3层异常分布,这对进一步揭示O_3层的时域演变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 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场和环流场的诊断分析III:环流场稳定维持的物理机制

      1992, 16(4):409-426.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4

      摘要 (4664) HTML (0) PDF 0.00 Byte (3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使用经过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测站观测资料订正过的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对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涡度方程诊断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月际变化、逐日变化和日变化,与高原上积云对流活动的强弱变化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夏季高原稳定的环流场维持的物理机制;同时还对同时期热带赤道地区强对流活动区域进行了涡度方程诊断分析,将其涡旋环流场的维持机制与夏季高原地区进行了比较. 通过分析,发现夏季青藏高原月平均涡度方程平衡关系主要是次网格尺度项和散度项的平衡,水平平流项的耗散作用在高空较强,但不如次网格尺度项强,涡度方程其余各项均很小.从月际变化、逐日变化和日变化的比较,发现当积云对流活动发生强弱变化时,ω、D和涡度方程中的散度项、次网格尺度项均伴随很强的相应变化,对应关系很好,说明涡度方程中的次网格尺度项R(余差项)的主要部分来源于积云对流系统的活动,反映了夏季高原上存在的强盛频繁的积云对流活动对高原平均环流场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使夏季青藏高原高低层环流场加强的物理机制足高低层气流强大的辐散辐合,耗散机制是积云对流系统对高低层涡度的上下搅拌垂直输送作用和网格尺度水平平流项的非线性耗散作用,其中前者起主要的作用. 从涡旋能量维持的角度看,夏季青藏高原高低层环流场的维持大致是高原尺度环流系统的涡旋能量通过非线性过程,分别向高原区域以外更大尺度的系统和次网格尺度的对流系统输送,输送的损失由强大的高低层辐散辐合气流产生的涡旋能量补充,从而维持了高原地区环流场的稳定.赤道附近热带强对流活动区域环流场的维持机制与夏季高原地区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其高层和低层的区域尺度环流场通过非线性作用都从更大尺度环流场得到涡旋能量,并把涡旋能量转送给次网格尺度积云对流系统,使自身维持稳定.

    • 1986/1987厄尔尼诺期间的西风强化和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分析

      1992, 16(4):427-435.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5

      摘要 (3277) HTML (0) PDF 0.00 Byte (3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西北太平洋上空(25°—35°N,110°—180°)850 hPa客观分析的西风分量,计算了1986/1987厄尔尼诺期间的西风强度.结果表明1986年12月—1987年5月西风的累计强度比1986/1987厄尔尼诺前后诸年份同期的西风更强,这种强化与历次厄尔尼诺期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是一致的,都反映了哈德莱环流的强化.为了探讨大气环流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作者利用中美海气观测期间的海洋资料,说明了热带两太平洋东部对低纬度大气异常的加热和西部边界流向中纬度海洋输送热量的减少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 气象场经验正交函数不同展开方案收敛性问题的探讨

      1992, 16(4):436-443.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6

      摘要 (3340) HTML (0) PDF 0.00 Byte (3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证明EOFs(经验正交函数)用于气象场时,三种不同计算方案特征值的相互关系.指出利用原始场积和矩阵展开的特征值λ_j等于用协方差阵展开的特征值λ_j~*加上平均场方差引起的特征值λ_j.进而论证了收敛速度差舁的原因.最后又以实例表明,不同展开方案的典型场意义及其与时间权重系数的对应关系.

    • 平均环流参数化预报的初步试验

      1992, 16(4):444-451.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7

      摘要 (3065) HTML (0) PDF 0.00 Byte (3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一个对包括下垫面温度在内的未知总强迫项进行参数化作平均环流的预报方法.该参数化方案是假设未知作用力距平与流函数距平成正比,其比例系数是空间位置的函数,得到一个平均环流距平的预报方程.该方程表明,预报结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初始状态和动力学的考虑,还取决于环流的历史演变情况. 根据历史资料反求其比例系数,所作的平均环流距平的历史拟合结果令人满意.独立样本的预报结果比不上历史拟合的结果.试验结果还表明,如果加长历史资料的时间序列,把310天的历史资料增加到620天,则独立样本的预报结果有较大的改善,不仅有很多旬平均和月平均的个例非常成功,而且预报的半均准确率已超过一般惯性预报的水平.

    • 急流加速产生的高空锋生和低空锋生

      1992, 16(4):452-463.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8

      摘要 (3989) HTML (0) PDF 0.00 Byte (3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证实了曾庆存提出的一种锋生机制,即高空急流加速或高空动量输入通过地转适应过程造成高空锋生.我们采用二维非弹性数值模式模拟了五种急流加速分布产生的锋生过程:三个低空锋生,分别由中尺度地面、中尺度低空和次天气尺度低空急流加速产生;二个高空锋生,分别由高空次天气尺度和天气尺度急流加速产生.模拟的结果表明:(1)通过地转适应产生的位温梯度的大小依赖于急流的空间结构以及Rossby变形半径和急流扰动尺度的比值,比值越大,适应锋生越强.(2)在相同的尺度条件下急流加速产生的高空锋生比低空锋生更强.(3)地转适应过程将加速的高空急流动量向下层传输,使锋区变陡并向对流层中、下层延伸,这种对流层高低层的非地转耦合可能是低空急流形成的另一种机制.(4)在模拟的五个过程中急流振荡的主频率约是惯性频率的1.7倍.

    • 一个缓慢移动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内层状降水区的微结构分析

      1992, 16(4):464-475.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09

      摘要 (3041) HTML (0) PDF 0.00 Byte (3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一个中纬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层状降水区的微物理结构,结合雷达、卫星和其他飞机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C层状区内某些部位盛行冰晶聚合体,它们分布在相当厚的过冷气层内(0.5—-14℃或更冷).冰晶聚并过程足层状区内降水质点增长的主要机制.它起源于较高较冷的气层,在冰晶聚合体下降途中聚并效率渐趋增强,在0℃层附近形成一大的冰晶聚合带. 层状区中云滴液态含水量一般低于0.3g·m~(-3).0℃层以下降水质点数浓度较低,平均为0.8L~(-1)(2D-P资料)和2.3L~(-1)(2D-C资料),相应的平均体积中值直径分别为1.0和0.6mm.在0—-10c气层内,冰质点平均数浓度为27L~(-1)(2D-P资料)和133L~(-1)(2D-C),远人于0℃层以下的雨滴数浓度,相应的平均体积中值直径为0.8和0.4mm.冰质点数浓度随高度向上增加,在飞机垂直探测的顶部(6600m高度)观测到最大数浓度52L~(-1)(2D-P资料)和289L~(-1)(2D-C资料).冰质点大小则相反,是随高度下降而增大的.在0℃层附近冰晶聚合体较大较多,冰质点中15%以上是聚合体,2D-P探头观测的冰质点平均体积中值直径达1.8mm. 滴谱分析表明,负指数律分布能较好地拟合所有观测的降水质点大小谱分布.对水滴,斜率参数λ平均为17(±3.6)cm~(-1),相对变差不超过20%,在云模式研究中可以近似地假定λ是常数.然而,对冰质点样本,λ值可相差3倍以上,小能当作常数处理.至于截距参数N_0,不论是水滴还是冰晶样本,都是变量,其值可有2—3个数量级之差.但是,N_0与λ之间数值上相关很好,据此可以将降水质点谱简化为单参数分布.

    • 北京泥石流暴雨基本特征

      1992, 16(4):476-481.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10

      摘要 (3327) HTML (0) PDF 0.00 Byte (3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泥石流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指出,泥石流暴雨主要是盛夏经向环流背景下的华北暴雨过程;局地大气有明显潜在不稳定,降水强度达60mm/h以上;泥石流暴雨落区是位于地面中尺度能量锋区、能量锋锋生和强水汽辐合的重叠区域.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1992, 16(4):482-493.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11

      摘要 (13376) HTML (0) PDF 0.00 Byte (7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气候突变现象及其理论的研究是近代气候学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是气候突变研究评述的第一部分,着重讨论了突变,主要是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气候突变信号的各种检测方法.把气候突变归纳为四类,即均值突变、变率突变、转折突变和翘翘板(seasaw)突变.并通过Mann-Kendall法的检测,发现在本世纪20年代经历了一次全球范围的气候突变.

    • 海洋碳循环模式的进展

      1992, 16(4):494-501.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12

      摘要 (4720) HTML (0) PDF 0.00 Byte (3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综述了两类近年来国外使用的海洋碳循环数值模式.一类是国外通常使用的比较简单的箱模式;另一类是基于大洋环流模式的三维无机碳循环模式,以及在该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海洋生物群作用的海洋碳循环模式.后者是目前比较完整的模式,也是本文重点介绍的内容.

    • 冷迳流的稳定性及其解析解的分析

      1992, 16(4):502-507.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13

      摘要 (3111) HTML (0) PDF 0.00 Byte (2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相法讨论了y方向无限伸延的冷迳流方程.首先发现其非线性项作用由于z方向上的补偿作用而消失,即其相空间的方程是四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利用Hurwitz方法分析其稳定时,证明了唯有中性大气符合冷迳流的稳定性条件.其解析解的趋势表明与观测结果类似.

    • 北半球100 hPa等压面经向风与臭氧总量年变化

      1992, 16(4):508-512.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4.14

      摘要 (2869) HTML (0) PDF 0.00 Byte (3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用多年平均的北半球100hPa经向风和臭氧总量资料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臭氧总量的变化与100 hPa经向风密切相关,与100 hPa面上北风相对应的是臭氧高值区,与南风对应的是低值区,前者支配后者.充分说明了臭氧总量变化主要受低层平流层环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