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34卷第2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一类低涡切变型华南前汛期致洪暴雨的分析研究[摘要][PDF][HTML]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研究[摘要][PDF][HTML]

亚洲地区气溶胶及其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摘要][PDF][HTML]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微物理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摘要][PDF][HTML]

干旱区陆面过程模型参数优化和地气相互作用特征的模拟研究[摘要][PDF][HTML]

不同海域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摘要][PDF][HTML]

全球气候模式对未来中国风速变化预估[摘要][PDF][HTML]

人工缓减梅雨锋暴雨的数值试验[摘要][PDF][HTML]

10月份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统计动力诊断[摘要][PDF][HTML]

雷暴云首次放电前两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比较[摘要][PDF][HTML]

干侵入对济南“7. 18”暴雨的作用[摘要][PDF][HTML]

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地区降水厚度季、日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摘要][PDF][HTML]

平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的动力和光化学作用之比较[摘要][PDF][HTML]

陆面参数化方案对两例不同类型暴雨可预报性的影响[摘要][PDF][HTML]

江淮区域梅雨的划分指标研究[摘要][PDF][HTML]

初夏东北冷涡活动异常与北半球环流低频变化[摘要][PDF][HTML]

华北地区平流雾过程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摘要][PDF][HTML]

利用地面水平能见度估算并分析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长期变化特征[摘要][PDF][HTML]

陆面模式中土壤和植被经验参数随机误差的传播研究[摘要][PDF][HTML]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气象学会 单位地址:北京市9804信箱
联系电话: 010-82995051,010-82995052传真:010-82995052 邮编:100029 Email:dqkx@mail.iap.ac.cn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
京ICP备1402408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