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onthly
ISSN 1006-9585
CN 11-3693/P
2000, 5(1):1-5.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1
Abstract:气溶胶粒子对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有重要影响。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和地面射出长波辐射从而影响地-气辐射收支。模式计算表明,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气溶胶增加倾向于使地球表面降温,工业化以来,气溶胶增加引起的地面变冷趋势可部分抵销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地表温度上升。气溶胶对气候的间接影响是指气溶胶浓度变化会影响云的形成,而云的变化反过来对气候有巨大影响,这方面至今还没有定量结果。
Zhang Renjian , Wang Mingxing , Zhang Wen , Wang Yuesi , Li Aiguo , Zhu Guanghua
2000, 5(1):6-12.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2
Abstract:1999年2月23~26日在北京气象塔47 m高度和3月10~12日在距地面6 m高度各进行了为期3天的气溶胶采样,获得12组分级采样样品,用PIXE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20种元素的浓度及其谱分布,并对当前北京气溶胶的来源、化学元素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与过去相比,除Si、K、Ca、Ti、Sr、V元素浓度降低外,其他元素浓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研究表明,当前北京地区气溶胶的来源已发生较大变化。
Wang Yuesi , Zhou Li , Wang Mingxing , Zheng Xunhua , Zhang Renjian
2000, 5(1):13-19.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3
Abstract:北京大气中可形成气溶胶的有机污染物增加迅速,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变化。其中含量最高增长也最快的是BTXE,1995~1998年增长率为20%/a,1998~1999年增长率突增为128%/a,但CFCs增长速率有所减慢。BTXE冬季出现峰值,夏季出现谷值,峰值比谷值高3~5倍;CFCs夏季出现明显峰值,但变化幅度比BTXE相对小。晴风天气与阴雾天气有相反的日变化形式,阴雾天大气的BTXE含量比晴风天的高2~3倍。北京城乡结合部的三、四环路地区污染物含量最高,天安门、中关村和石景山区大气污染程度相近。
Li Bing , Liu Xiaohong , Hong Zhongxiang
2000, 5(1):20-24.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4
Abstract:利用一个冰雹云模式与云化学模式耦合而成的二维积云化学模式,研究对流云的输送、微物理转化、云内化学过程、湿清除对SO2及硫酸盐气溶胶的作用。云化学模式的结果表明,由于SO2在向上输送的过程中可溶解于云水和雨水中,从而阻止了SO2向上部的转移,因此对气相SO2来说,云的输送是一个相当无效的过程,而液相清除起主要作用。硫酸盐气溶胶的收支分析表明,降水清除了1.67 mol的SO2-4,占气溶胶总量的64%,其中液态降水清除了0.72 mol,固态降水清除了0.95 mol,说明了冰相过程在硫沉降中的重要性。
An Junling , Zhang Renjian , Han Zhiwei
2000, 5(1):25-29.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5
Abstract:对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北方15个大型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北方大型城市(北京除外)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发生频数在70%~100%之间。(2)各大城市空气质量为II级的发生频数均在夏、秋季高,春、冬季低。局地因素(当地的气象条件、地貌状况、植被分布以及人们的活动状况)是形成这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3)空气质量为III级的发生频数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季节性。除局地因素的影响外,邻近城市之间的相互输送是一个主要原因。(4)各大城市空气质量IV级的发生频数均在春、冬季高,夏、秋季低。春、冬季节北方多大风或强风天气引起西北干旱区沙、尘的长距离输送是产生这种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西北干旱区的绿化、固沙工作迫切需要加强。
Zhang Meigen , Han Zhiwei , Lei Xiaoen
2000, 5(1):30-35.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6
Abstract:根据天津市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结果,用化学元素质量平衡法对监测点总悬浮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简要介绍了天津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实验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预报方法及其预报结果。
Luo Yunfeng , Lu Daren , He Qing , Wang Fan
2000, 5(1):36-44.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7
Abstract:分析了中国华南地区福州、广州、海口、南宁等地1961~1990年太阳直接辐射总量、日照时数、总云量、大气能见度和地面水汽压等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反演了该地区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值。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华南地区太阳直接辐射总量和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与60年代相比,80年代各站太阳直接辐射总量的年平均值均下降20%以上,其中广州下降29.2%;日照时数,广州减少了1.1 h,福州1 h,南宁0.9 h,海口0.5 h。分析发现,造成下降的原因不是由于云量或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地面能见度的明显减小和大气气溶胶的增加。4站中,14时地面能见度均以夏季最好,最高值出现在7月;而地面能见度最差的季节海口、南宁两站在冬季,福州和广州两站在春季3、4月份。相比较而言,海口能见度最好,福州和南宁次之,广州最差。4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值的大小、年及季节变化与地面能见度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不尽一致,因此,在研究气溶胶的辐射和气候效应时必须合理地考虑中高层大气气溶胶的分布。
Han Zhiwei , Zhang Meigen , Lei Xiaoen , Luo Qiren , Li Qin
2000, 5(1):45-50.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8
Abstract:利用重庆市污染源和浓度的监测资料,分析并阐明了大气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各类尘源的贡献率及悬浮颗粒物的物理特征,得到了总悬浮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日变化规律,为发展城市大气污染模式和控制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Wang Hongbin , Chen Jie , Liu He , Zhang Xiaoye , Shi Zhongbao
2000, 5(1):51-57.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09
Abstract:大气颗粒物一直是西安市的主要污染物,多年监测的TSP日均浓度值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150 μg/m3。1996年夏季在西安市南郊陕西省委党校设立监测点,使用步进式时间序列自动采样仪对当地空气颗粒物进行了4天24小时连续采样,使用PIXE对采到的32个样品进行元素分析,每个样品分析出14~16种元素。各种元素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降雨对空气颗粒物各元素浓度有明显抑制作用。富集因子分析表明,西安市空气颗粒物不仅受地壳物质的影响,还受到一定程度人为污染的影响。元素浓度的因子分析表明,西安市夏季颗粒物主要有4种来源:地壳物质、有色治炼、燃煤排放源和化工制药业。
2000, 5(1):58-66.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10
Abstract:结合近年来最新评估的1o×1o人为SO2排放资料,利用三维区域欧拉型硫化物输送模式,研究了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柱含量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尤其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成为东亚乃至全球硫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之一。东亚地区人类活动不仅使污染地区硫酸盐含量显著增加,而且使近海无源区的海域污染加重,人为硫酸盐柱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柱含量中心位置明显偏北,其中污染地区柱含量逐月变化呈双峰结构,分别出现在9月和5月,9月最大。该地区硫酸盐集中在4 km以下的大气中,浓度随高度减少。近海海域柱含量秋冬大、春夏小,反映了来自大陆的输送情况。青藏高原地区柱含量变化呈单峰结构,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冬季浓度随高度减小,夏季周边污染物向高原中低空输送,300 m左右浓度最大;同时,夏季高原上空维持稳定上升气流,形成物质输送通道,各高度层硫酸盐浓度比冬季大1个量级。
2000, 5(1):67-74.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11
Abstract:简单介绍了两种不同化学输送模式及其输出的硫酸盐和/或烟尘气溶胶资料,初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同时,在广泛搜集整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在整个太阳光谱0.2~40 μm波段内共72个间隔上的复折射指数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其整层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地理分布还是数值大小均基本合理。结合上述资料及计算结果,初步建立了一个全球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资料库,该库对化学输送模式、辐射强迫和气候效应的研究都有参考意义。
Wang Mingxing , Zhang Renjian , Zheng Xunhua
2000, 5(1):75-79.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12
Abstract:介绍了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概念,阐述了当前6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PFCs、SF6)及其源和汇。尽管目前后3种气体特别是PFCs和SF6在大气中的浓度很低,但它们有很高的增温潜势,在大气中寿命相当长,来自人类活动的排放必将造成它们在大气中不可逆的增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000, 5(1):80-84.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13
Abstract:为了确定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PIXE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北京师范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美国元素分析公司3个PIXE实验室开展了30个单元素样品,1个多元素样品的横向比对。对于绝大多数样品,3个实验室的一致性好于10%,3次测量的重复性好于6%。
Zhang Renjian , Wang Mingxing , Dai Shuling , Zhang Wen , Wang Xiuling , Li Aiguo
2000, 5(1):85-89.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14
Abstract:对北京地区气溶胶数浓度及其谱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探讨了气溶胶数浓度分布与相对湿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气溶胶浓度和谱分布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逐日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受空气相对湿度和里查森数影响。
Zhang Meigen , Han Zhiwei , Lei Xiaoen
2000, 5(1):90-95.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1.15
Abstract:采用一个基于流体静力平衡的动力学诊断模式对大亚湾核电站厂址区域的气象场进行实际模拟,研究了复杂地形和下垫面对流场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数值实验表明:模式能很好地模拟中尺度局地环流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在模拟气象场的基础上,利用Monte Carlo多源模式计算了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和干湿沉积量。模拟结果显示:模式很好地反映在海陆风和山谷风环流及排牙山影响下大气参数的非均匀性和非平稳性。
Address: Postcode:100029 ServiceTel:010-82995048,010-82995049
Publish: Fax:010-82995048 E-mail:qhhj@mail.iap.ac.cn
Copyright: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Support:Beijing E-Till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ICP: